羊城晚報訊 記者張璐瑤,通訊員許自強、吳瓊、張毅濤攝影報道:低價購入工業鹽,然後包裝成加碘精製食用鹽出售,以牟取暴利。近日,廣州海珠警方打掉一個制售假食用鹽的團夥,依法對涉嫌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的李×(男,27歲,湖南嶽陽人)、方×萍(女,30歲,廣東普寧人)等4名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。
糧油市場發現假鹽檔口
近日,海珠警方接到舉報稱:工業大道北某糧油市場里有檔口涉嫌銷售假食用鹽。接報後,海珠警方迅速組織民警到市場走訪調查,發現市場內的“朝×食品貿易”商行有銷售假食用鹽的嫌疑。
海珠區公安分局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大隊立即成立專案組展開調查,以查清制假源頭。
經過調查,民警發現,為“朝×食品貿易”商行供貨的,是一個以李×為主的制假團夥。該團夥藏匿在城郊結合部的白雲區人和鎮,在那裡設了一個生產窩點,以低價購入工業鹽後進行加工,再包裝成廣東某鹽業公司的加碘精製食用鹽,運送給有需要的銷售點銷售。
摸清情況後,專案組準備行動了。此時,該團夥卻突然放棄了人和鎮的生產窩點。
經常變換生產加工窩點
難道已經打草驚蛇?專案組謹慎分析後,又繼續偵查。
結果,民警發現,這個團夥並沒有收手,而是轉移了制假窩點。他們用速戰速決的加工模式來規避風險,即當天收取客戶訂單,當天購進工業用鹽,當晚就對工業用鹽進行加工,並包裝成食用鹽。加工好的成品即時出貨,立即運送給下訂單的銷售點,其加工點不留存已加工好的食用鹽。
原來,由於今年以來,廣州警方打擊涉偽劣食品假藥違法犯罪等的“六大專項”打擊整治行動聲勢浩大,該團夥成員也有耳聞。他們害怕被警方抓獲,就採取更為隱蔽的方式生產假食用鹽,並且經常變換生產加工窩點,甚至20多天就轉換一個制假地點。而為了躲避監管部門的檢查,該團夥還選擇在深夜開工。
辦案民警告訴記者,該團夥成員的制假手法十分嫻熟,他們只用一臺制假包裝機器,兩三個工人,不到一個小時,就能把一噸工業鹽加工包裝成一袋袋足以以假亂真的“粵×”牌食用鹽。
賣一噸假鹽獲利近千元
偵查中,警方逐漸掌握了該團夥產銷假食用鹽的犯罪證據和違法活動規律。
7月5日,專案組民警兵分三路,同時直搗位於白雲區同德圍某倉庫的加工點、海珠區的“朝×食品貿易”商行的商鋪和倉庫,當場抓獲李×、方×萍等4名涉案嫌疑人,繳獲假冒食用鹽及制假用的工業鹽4.8噸和涉案制假物品一批。
經查,嫌疑人李×供認,他們以每噸390元的低價購入工業用鹽,然後按照商戶的訂貨需求,經過簡單粉碎後,包裝成假冒的“粵×”牌加碘食用鹽,然後以每噸1450元的價格銷售給不法商家。
“朝×食品貿易”商行的負責人方×萍則交代,銷售假鹽時,他們在商鋪里擺放正品鹽,實際上給顧客的都是存放在倉庫的假食用鹽。假鹽也因此經過批發、零售等方式進入廣州市場。
目前,案件正在進一步審查中。
張璐瑤、許自強、吳瓊、張毅濤 (原標題:不到一個小時產假鹽一噸)
- Jul 24 Thu 2014 18:50
不到一個小時產假鹽一噸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